新时代多元协同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探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这一战略研判。何为产教融合?通俗地看,产教融合的本质是校企组建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主要关涉产业学院、战略联盟、现代学徒制、产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这一战略研判。何为产教融合?通俗地看,产教融合的本质是校企组建的协同创新利益共同体,主要关涉产业学院、战略联盟、现代学徒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应用型工程技术项目、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集成化平台建设等实践进路,关键在于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资源要素的“真正融合”。进一步质言之,产教融合主要涉及高等教育与产业经济两大系统,产教融合平台的初始目标是培养卓越工程人才,产教融合等合作主体以契约或资本为纽带共同搭建的有形载体,不仅包括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而且包括产业学院、跨企业培训中心等各类产教融合合作形式。故此,平台不再局限于高校内部,而且职能也从原来单一的实践教学拓展为包括协同育人、技术服务、创新创业、产业培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真正秉承优势互补与资源共享,实现了多主体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异质性资源的整合利用。就高校而言,治理结构设计主要解决二方面问题,对外是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内是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

无需赘述,审慎地探析新时代多元协同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就彰显出极为重要的时代质感和极强的实践价值。具而言之,新时代多元协同推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对策,主要展现为:

一、科学利用投资融资激励政策

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一方面需要前沿信息技术支撑,又一方面需要汇集众多异质性创新资源,必须通过投融资激励才能更快更好抢抓发展机遇。未来需要按照统筹协调,共同推进原则落实投融资激励政策。为了有效提高平台的投融资治理水平,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遵循优化布局、区域协作思想,梳理江苏产教融合建设的重点方向,最大限度地兼顾高校人才培养、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需求。二是分析各主体财务资本,结合各地教育经费投入、社会资本参与程度,客观分析投融资限制因素,既不盲目冒进,又不固步自封。三是争取政府财政支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需要构建主体系统、支撑系统和环境系统,运用财政补贴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重要方式;未来需要对照《政府投资条件》对政府投资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法定化趋势,总结产教融合投融资的面临的可能挑战。四是遵循平台的投资收益特征,分析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债券融资、PPP模式等常规投融资模式的适用性,积极利用产教融合政策性资金探索引导资金的基金化运作模式,通过引导资金撬动行业企业资本。

二、积极利用招商引智政策

人才是产教融合最活跃的创新资源,需要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还是要靠人才在企业中的创新优势。下一步需要积极利用招商引智政策,充分利用人才资源提升产教融合发展的能力,一是江苏的产教融合发展应该落实相应创新项目的落地,依托原有的产业优势吸引国内外优秀的人才,通过人才创新的培育,推动江苏现代化、产教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政府应加强高端人才的引进,增强江苏本土人才的蓄积力量,出台江苏产教融合创新人才新政等。二是聚集省内高端科研人才,在产业与创新之中多角度形成合力,相互融通人才战略政策,围绕江苏省经济活动以及创新活动展开有相互关联、相互关系、相互贯通的各种活动,形成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各种链条。三是提升现有人才综合素养,除了利用招商引智政策外,产教融合的发展还需充分借助各类人才工程项目,一方面激发高校教师的知识体系、创新工程教育教学;另一方面面向行业企业开展工程技术创新、提升制造产业链整体竞争力。通过人才培养达到人才创新,把人才链融入其中,让各链条、各环节、各部门互通联动、相互贯通,真正的运转起来,提升江苏产教融合的整体价值,形成推进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三、加大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贯通

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贯通,是通过各个环节的分工协作而实现的,但市场仍占重要主体位置,因此要着重加强江苏市场建设,培育江苏市场主体,扩大江苏市场的范围,完善江苏市场环境,有力的去营造江苏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氛围,巩固江苏产教融合发展的市场根基。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中,产业与创新的两者融合,需要有数量多、质量高的市场主体作为基础条件。一是要明确市场主体性,市场主体对于市场环境具有强烈的敏感性。因此要进一步的去改善江苏营商的环境,提供全方位的公共事业服务,完善相应的立法制度,减少不确定性。要通过相应的政策制度引导去推进消费升级,通过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有机融合,激励市场升级,明确市场主体性,由此形成良好的产业链与创新链的相互贯通。二是要深化产业结构改革,政府应该在制度和政策上进行支撑与引导,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完整有机结合作为目前重要的战略目标。在产业的融合上,不断深化江苏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江苏产业的发展方式,通过对江苏省内重点市、重点地区的产业改革,促进江苏新兴产业的现代化,推动新兴产业发展,达到产业创新的有机结合。三是要秉承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就是要注重培育江苏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利益共同体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在秉承高校治理的体系基础上引入企业化运作模式。突破资源交融的瓶颈,采用长期契约形式或以资本为纽带组建产教融合利益共同体,摒弃短期合作情境下异质性资源积累和形成的短视负面影响。

四、强化产业和教育政策牵引

产教融合发展需要嵌入国家创新体系的高质量生态系统,一方面需要依靠政府的主导推动,另一方面需要从资源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注重内涵、强化治理的发展模式。由于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了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的有机融合,下一步需要在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双方优势互补、资源协同的互动,通过强化产业和教育政策牵引提高平台的综合治理能力:一是鼓励行业企业通过冠名班、校中厂、跨企业培训中心、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加强与新工科建设高校之间在教育教学核心职能上的互动,将行业企业一线的工程技术研发需求融入高校,将行业企业一线的工作场景融入课堂。二是促进教育系统和产业系统工程技术人员的互聘,即突破原来产学合作模式下人员的知识技能交流,通过互聘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隐性知识交流;对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探索“招生招工”一体化模式,进一步缩短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之间的距离。三是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的评价体系,鼓励企业、高校面向行业需求开展共性技术开发,创新教师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探索建立促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导向的评价体系,强化产业和教育政策牵引。

五、加快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实施方案

当前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不仅可以参照较为完善的产教融合顶层设计,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好从中央到地方的扶持政策。未来需要充分利用好《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的扶持政策,结合各地教育资源禀赋、社会经济发展实际,努力打造特色鲜明的产教融合平台:一是秉承统筹协调、共同推进,政策扶持、激发需求,问题导向、改革先行,有序推进,力求实效原则,借助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试点,促进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提高资源整合利用、匹配对接的效率。二是争取江苏各级政府的支持配合,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中不仅不可避免地面临合作利益分成、集体主义困境等内部问题,而且可能面临知识产权保护、信息技术监管、跨区域人才流动、职称评审认定、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衔接等外部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配合。三是积极参与产教融合认证评比,产教融合平台要积极参与试点各项认证评比,一方面总结自身优势与不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产教融合试点城市、行业、企业的成功经验,提升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水平。